医院动态
-
为确保2024年中秋节、国庆节以及东盟“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有效防范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9月14日下午,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覃恩先率检查组到贺州广济医院,开展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工作督导检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宋建,贺州广济医院党委书记孙磊山、院长助理雷显云陪同检查。 检查工作通过听取汇报、现场交流等形式进行,重点关注东盟“两会”暨中秋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问题隐患的整改、值班制度的落实等情况。 覃恩先强调,贺州广济医院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要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强化演练,做到人防、物防、技防;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巡查,杜绝安全事故发生;要确保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的执行,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准确地上报信息。 贺州广济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
-
9月12日,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健康中国行”活动及集中授牌仪式在南宁举行。贺州广济医院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成功完成总中心质控指标(包括质控人数、数据完成度、血样采集等各方面)并通过申请认证,正式授牌,这标志着贺州广济医院成为贺州市首家获得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授牌的医院,这一里程碑事件象征着医院在代谢性疾病管理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贺州广济医院的MMC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统一标准建立,配备了眼底照相、动脉硬化检测仪、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等先进设备,确保患者能够在一次就诊中完成所有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此外,医院还专门设立了宣教室,由专业人员负责患者的多元化宣教工作,实现了门诊就医、诊疗宣教及管理随访的一站式服务,极大提升了糖尿病治疗的便捷性和效率。自2023年6月份MMC中心成立以来,已有1495名患者注册,主要治疗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通过统一标准化的管理,为...
-
9月6日凌晨,当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中,贺州广济医院产科却迎来了一场严峻的生死救援。在这个不眠之夜,医院产科团队、麻醉科团队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成功挽救了一位脐带脱垂的孕妇及其胎儿的生命。 孕妇陈某,孕40+3周,于9月6日00时00分到院即出现胎膜自破,羊水清。值班医生何丽萍立即行阴道检查,发现宫口已开口大7cm,阴道内可触及胎儿单足,胎足上方可触及条索状脐带伴搏动。这是一例单足先露伴随脐带脱垂的紧急情况,若不及时处理,胎儿将面临宫内缺氧甚至死亡的风险。 面对这一危机,何医生立即启动科内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用手在阴道内堵住先露部分,同时监测到胎心音为每分钟165次。助产士立即给予吸氧并抬高产妇臀部,以减轻对脐带的压迫,确保脐带血循环。产科医疗团队迅速启动院内应急预案,并请求二线邓钦文主任加入抢救。 在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下,产妇被快速转运至手术室。手术室内,剖宫产手术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进行,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在场的医护人员松了一口气,新生儿成功被取出,产妇和新生儿均平安无恙。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产科团队始终...
-
广西壮族自治区咨询专家、广西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政策咨询专家、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原一级巡视员梁远受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的委托,开展“广西社会办医疗机构专业化和创新发展的策略”课题研究。9月10日,梁远领导的课题组莅临贺州广济医院就课题开展调研,贺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宋建陪同调研。 课题组通过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贺州广济医院的运营状况、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确保调研数据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在访谈现场,贺州广济医院院长李大亮向课题组详细介绍了医院的基本情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并就医院运营中遇到的难题、专科建设的困境以及对政府政策支持的期望进行了深入交流。李院长表示,医院一直致力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能够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专业指导,以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和推动医院的持续发展。 宋建强调了社会办医疗机构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期待通过此次调研,能够为贺州市乃...
-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8月29日,贺州广济医院组织召开2024年上半年医疗质量分析会。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职能科室负责人,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参加会议。 会上,医务部、质控科、护理部、院感科分别就上半年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医疗投诉纠纷、不良事件、病历内涵质量、临床路径、护理质量、感控质量等工作进行了详细分析,找短板、看差距,各位领导还就各自分管的领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最后,唐朝辉副院长就本次会议内容进行总结,他指出,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是保障患者权益的根本,是评价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医院的建设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临床医技科室要紧盯医疗质量这根红线,针对提出的医疗质量问题透彻剖析、及时整改、跟进管理、形成闭环。同时要压实科室负责人责任,提高医务人员的质控意识、质控理念和质控参与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确保下半年的工作能够稳步推进,共同为提升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贡献力量。 &nbs...
-
贺州广济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始终秉承“让医疗更温暖 让生命更健康”的服务理念,致力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在贺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市卫健委的支持下,医院不断强化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和优化就医流程,重点投资引进高端诊疗设备,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医疗服务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近年来,在海吉亚医疗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引进大型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1台件,部分核心设备处于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使当地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01 肿瘤中心放疗设备 肿瘤中心引进了如陀螺刀和医科达直线加速器等先进设备,这些设备的引进显著提升了医院的肿瘤诊疗水平,减少了患者转诊的需求,更好地服务贺州及周边地区的肿瘤患者。 陀螺旋转式钴60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系统 陀螺刀,即“陀螺旋转式钴60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系统”,结合了医用直线加速器和伽马刀的技术,通过精确的立体定向,将经过规划的高能伽马光束集中照射于预照靶点,对肿瘤组织进行多射野、多角度照射、并按...
-
盛夏炎热,医患情谊更暖!在贺州广济医院的急诊科,忙碌和紧张的气氛中,每天都在上演着生死营救的故事,一周内先后收获了三面熠熠生辉的锦旗,是对医护人员辛勤工作和专业技术的最好褒奖,不同的患者,同样的感谢,不同的故事。 “仁心仁术,护理精心” “医德高尚,医术精湛” “妙手仁心铸华章,医德高尚暖心房” 这些锦旗上的赞誉 是对急诊科团队辛勤工作的最高赞誉 锦旗的背后 是医护人员无数次的抢救、治疗和护理 是他们用专业和爱心书写的生命奇迹 01 案例1 车伯伯的故事,是急诊科无数动人故事中的一个。他因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被紧急送往医院,入院时奄奄一息,被诊断为: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重度营养不良,冠心病PCI术后等等,病情岌岌可危!接诊患者后,急诊科主任蒋劲柏迅速组织科科医护人员展开抢救,经过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抗感染、抗休克、中医药改善肺功能等一系列有效的抢救,老人家的生命之火重新燃起,终于成功撤下呼吸机。经过...
-
8月14日,一名68岁女性患者因明显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入住贺州广济医院EICU,患者入院后呈端坐呼吸,呼吸困难伴胸闷不适进行性加重,急诊科团队立即给患者做详细查体及床旁超声后发现心包大量积液,完善胸部CT,患者被诊断为肿瘤性病变引发的心包积液,并有心力衰竭、重症肺炎、梗阻性休克等症状。患者心脏压塞症状明显,及时实施心包腔穿刺引流术不仅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对于病因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患者入院后不久出现紫绀加重、出冷汗、呼吸困难,逐渐神志模糊,心率极快,血压及血氧饱和度下降;查体:P174次/分,R35次/分,BP47/36mmHg,SPO2:65%,神志模糊,口吐白沫,口唇及面部紫绀,双肺呼吸音粗,闻及湿罗音,心音遥远难辨,四肢厥冷。病情的变化已容不得半点迟疑,急诊科主任蒋劲柏决定在床旁彩超引导下对患者实施心包穿刺术,并随时做好呼吸、循环支持手段的抢救准备。 在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蒋劲柏主任和李承璋医师立即在超声定位引导下行心包穿刺术减压,精准地将穿刺针插入心包腔,并通过...
-
为进一步弘扬“拥军优属、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营造尊崇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贺州广济医院于8月24日成功举办了“拥军优属”座谈会暨关爱军人军属义诊公益活动。120名退役军人军属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并进行了健康体检筛查。 贺州广济医院院长李大亮在致辞中表示,自2022年11月成为广西区首家“拥军医院”以来,医院一直将双拥工作作为重要议程,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为创建双拥模范城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医院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拥军工作实施方案和优惠政策,开通了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一站式”结算窗口和就诊绿色通道服务,并为特殊重点优抚对象提供专人引导就医、免费车接送服务、住院费用优惠减免等。医院因此被授予“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李大亮院长说,医院将继续加大对退役军人及军属的关心关爱力度,增强双拥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持续营造尊崇军人的社会氛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初心使命,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更好的保障...
-
科普知识: 贲门失弛缓症,也称为贲门痉挛或巨食管,是一种临床上较为罕见的疾病。它由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引起,导致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弛缓不全,食物难以顺利通过而滞留,进而引发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通常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而引起的咳嗽和肺部感染等症状。长期患病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和生活质量下降。 案 例 患者近半年来一直遭受吞咽困难、呕吐和反流烧心的困扰,尽管多次就医并接受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在贺州广济医院经过病史、体征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的综合评估,患者被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 8月2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主任周太成博士与贺州广济医院普通外科肖昌高副主任医师合作,成功为该患者实施了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下食道-贲门括约肌切开术以及胃底折叠术。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切断食管下端的括约肌,以解除梗阻,并进行胃底折叠以预防反流。 在手术过程中,周太成博士和肖昌高副主任医师仔细游离并暴露食管下段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