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美容】 微创技术解难题,胆囊切除再创新

作者: 贺州广济医院
发布于: 2023-10-28 00:00
阅读: 63

 

微创技术解难题
胆囊切除再创新
贺州广济医院成功采用
单孔腹腔镜切除胆囊

 

近日,贺州广济医院普通外科采用单孔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标志着医院微创治疗技术取得新的进展。手术切口隐藏在肚脐褶皱内,通过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该患者是一名33岁的胆囊结石患者,一年前多次在外院药物保守治疗,期间间歇性上腹部疼痛不适,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工作及生活。最近一个月,反复腹痛的她来贺州广济医院普外科就诊,希望通过手术消除病症。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肖昌高予采用单孔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
据了解,经脐单孔腹腔镜对手术的技巧有较高要求,是对主刀医生在经验和技术上提出的新挑战!但肖昌高想患者所想,考虑到患者为年轻女性,如果做传统的腹腔镜或者开腹手术,不仅创伤较大,术后的疤痕将会影响到腹部皮肤的美观,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及爱美的需求,行单孔腹腔镜切除胆囊实现微创与美容相结合。

 

在麻醉科的协助下,肖昌高副主任医师在较短时间内就完成了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利用脐部皱襞遮挡手术切口,术后体表没有明显手术瘢痕。

 

肖昌高说,胆囊结石可以导致胆绞痛、急性胰腺炎,多发性胆囊结石、可继发胆总管结石,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胆囊癌可能,腹腔镜胆囊切除是目前该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更符合患者的身心需求。

从传统的三孔腹腔镜发展到使用单孔腹腔镜达到手术目的,标志着贺州广济医院在微创外科道路上取得了新的成绩,普通外科也将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普通外科电话 
0774—3300810
 
科普知识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胆囊位于右上腹,肝脏的下缘,附着在肝脏的胆囊窝里,它的职责是储存胆汁,当胆汁分泌代谢出现了异常,胆囊中的胆汁就会析出结晶,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胆囊结石。

 

 

形成胆囊结石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1.饮食:高胆固醇,油腻。

2.代谢因素:主要与脂代谢有关。

3.胆道感染:胆汁淤积、细菌或寄生虫入侵。

胆囊功能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囊内胆汁瘀滞利于结石形成。

 

 

 

 

胆囊结石的症状?

大多数病人没有明显症状,随着体检意识的增强,很多人是通过检查发现,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

1.胆绞痛:典型表现是饱餐、进食油腻饮食或者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石头将胆囊颈部堵住,出现阵发性或阵发性加重的右上腹或者上腹部绞痛,疼痛可向右肩部或者背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

2.上腹隐痛:多数病人进食过多,吃油腻饮食时或者生冷食物后出现,常被误诊为“胃病”。

3.胆囊积液: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者堵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胆囊黏膜吸收胆汁中的胆色素,并分泌黏液性物质所导致。积液呈透明无色,称为“白胆汁”。

4.其他:极少引起黄疸,结石掉入胆总管,如果引起梗阻,会出现梗阻性黄疸。结石掉到壶腹部,堵住了胰液的正常流通,导致胆源性胰腺炎。

 

 

 

胆囊结石有哪些危害?

1.当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黏膜,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

2.如果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发热、黄疸等症状。

3.部分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末端,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梗阻,诱发胆源性胰腺炎、甚至出现重症胰腺炎。

4.还有比较少数的胆囊结石会经胆囊管排入胆总管,出现梗阻性胆管炎、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5.结石长期刺激胆囊黏膜,或胆管的管壁,还可能导致胆囊癌及胆管癌。

 

怎样才能发现胆囊结石呢?

彩超是胆囊结石首选的检查方法,具有无创性、价格低廉、准确率较高的优势。此外,胆囊造影、X线、CT和磁共振等检测方法,都可诊断胆囊结石及相关的胆囊炎、胰腺炎、胆道梗阻等疾病。

 

得了胆囊结石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目前还没有确切有效的溶石药物。

2.手术治疗:标准的治疗方法是胆囊切除术。

相比较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基本上术后第二天就可正常饮食,不影响正常活动及工作,只需要术后第一个月适当饮食清淡即可。

分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