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反酸、烧心多年不愈,贺州广济医院微创技术除疾获锦旗
▶
疝气小科普:食管裂孔疝
科普信息来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01
何为食管裂孔疝?
通俗一点,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就相当于一楼与二楼的关系,两者之间由一块称为“膈肌”的肌肉,相当于楼板将上下分开,膈肌中央有一“食道裂孔”,食管要穿过此孔与膈肌下的胃相连,当“食管裂孔”周围的支持组织出现松弛、扩大,腹腔内压力增大时,位于“一楼”的内脏比如胃,便会在压力的作用下穿过膈肌,跑到“二楼”来,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这就是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发病率10%-50%,大于70岁的患者发病率高达69%,约9%出现症状而就诊。
02
食管裂孔疝有哪些症状?
食管裂孔疝由于胃、网膜等组织经扩大的食道裂孔进入胸部纵膈造成一系列症状,如:胸、背、腹部不同部位的疼痛,其性质可为隐痛、胀痛、灼热痛及刀割样痛;嗳气、反酸、吐食、呕吐、烧心,进食时有发噎现象,饮热水、冰水、白酒时疼痛常会加剧,但常因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忽视,还有些患者表现为咽喉炎、哮喘或心律失常等多种症状,误到其他专科诊治,效果欠佳且大大拖延了时间导致病情加重;当胃疝入胸腔后,患者常感胸闷、气短、憋气,与心脏病的症状相似等。严重还可能会发生致命性的并发症,如胃绞窄、穿孔、梗阻、出血。其与胃食管返流病如影随行,食管裂孔疝患者约1/3伴有胃食管返流病,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2/3的人都合并有食管裂孔疝。
03
食管裂孔疝如何诊断?
由于食管裂孔疝初期病情隐匿,往往容易造成漏诊,一般情况下都在消化内科诊治,经过正规的内科治疗后症状会一度改善,但如果病程较长且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不能停药,一停药症状就反弹,那应该患有食管裂孔疝的可能。可以通过胃镜、上消化道造影、X线、CT、食管测压、测酸等检查进一步确诊。
04
食管裂孔疝如何治疗?
治疗方式需要根据临床分期决定,按解剖类型,食管裂孔疝可分为I、II、III、IV型,I型没有症状的可以保守治疗,其他分型不管有没有症状,或当保守治疗无效时,均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治疗。
传统的手术方式要从胸腔或腹腔进入,均需做较大的手术切口,因其创伤大、疼痛明显、恢复慢、费用高,现已逐渐淘汰。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无张力修补术已成为治疗食管裂孔疝金标准。
目前贺州广济医院普外科采用外微创技术,通过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无张力修补术和胃底折叠术,只需在腹壁上做4-5个0.5~1.0cm的小切口即可,通过人工合成可吸收生物修补材料的置入来修补食管裂孔或薄弱,达到根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