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被铁器刮伤感染“破伤风”命悬一线,贺州广济医院全力救治22天转危为安
“治疗一个多月了,现在终于渡过难关,能捡回一条命,真的很感谢贺州广济医院的医护人员。”近日,来自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房先生 ,回想起这一个多月来辗转几家医院,从广东到广西难忘的求医经历,仍然心有余悸,仅仅是因为铁器刮伤一点皮肤, 一针“破伤风”未打,险些丧命,与“死神”开展长达39天的生命“抢夺战”。
4月14号下午,房先生在下田干农活时不慎被耙田伤到左小腿,由于只是破点皮,未足够重视。伤三天后,伤口疼痛发炎,于是到当地卫生院做清洗打消炎针等简单处理。伤后第五天,房先生行走困难,出现了伤口疼痛流脓,张口、吞咽困难等症状,家人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立即带着房先生来到当地大医院就治,在当地医院进行了相关治疗10天后,房先生的病情仍不见好转,并出现苦笑面容,伸舌困难,言语含糊,吐词不清,肢体肌肉痉挛、关节僵硬等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当地医院建议转院。
4月30日,房先生在外院出院后病情持续恶化,随时有生命危险。家属十分着急,家属了解到贺州广济医院在临床破伤风、毒蛇伤、中毒救治等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和临床经验。5月1日 2时52分,家属连夜将房先生送到贺州广济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团队在对患者综合细致的评估,结合患者前期的情况,考虑为破伤风感染。破伤风患者在无处理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即使经过积极地综合治疗,病死率仍然很高。
此时,患者已出现喉痉挛、抽搐、横纹肌溶解等,病势凶险。时间就是生命,挽救患者生命刻不容缓,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予清洁创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抗感染、镇静镇痛等紧急处理。并且做好随时行床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准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共同努力下,患者持续恶化的病情逐渐得到遏制,并逐步康复, 经过22天的努力,患者重新站起来了,目前已痊愈出院。
“好好的一个人,原先没什么病,就是铁器刮破一点皮,差点就没命。还好遇到好医院、好医生,才把我老公的命捡回来,”在病房里,房先生的爱人对主治医师唐利文及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感激不尽。
科普时间
因为除了伤口容易感染
还可能会引发一种
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
——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破口侵入人体,引起的以全身骨骼肌持续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中毒性疾病。
重症患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衰竭,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全球范围病死率仍为30%-50%。
是相当可怕的一种疾病。
为什么有伤口
就要注意破伤风感染呢?
这个就得说到破伤风杆菌的特性了。
首先它的生存能力特别强,自然界中主要以芽孢形式存在,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100℃的高温都要持续1小时才能消灭它。
加之分布非常广泛,土壤、人或哺乳动物的粪便中、灰尘;甚至在手术室空气中都发现了它的存在。
这才真的是打不死的“小强”,所以每个人都是普遍易感的。
更要命的是破伤风杆菌分泌的痉挛毒素,毒性特别强,对人的致死量 <1μg。
这可比电视剧中常年的毒药之王——砒霜的毒性强太多了。
由于致病抗原量太低,感染后不足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形成主动免疫,所以还会反复感染。
因为致病菌的这些特性,导致人体有创伤后,便有了感染的风险。
甚至没有明显的外伤但仍有感染患病的情况,比如拔牙、消化道手术后均有相关病例发生。
破伤风危害这么大
怎么降低感染风险啊?
虽然破伤风的感染风险大,致死率也很高,但好在我们对它的致病机制已经比较了解。
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但一定要引起重视。
首先,接种破伤风疫苗才是预防破伤风科学有效的方式。
国家的免疫规划早就注意到破伤风的风险了。
小孩们入学前打的百白破和白破疫苗中的“破”代表的就是预防破伤风,全程接种后可以维持5-10年的有效保护。
所以家长们一定按时带宝宝去打疫苗。
如果小时候没打过含破疫苗,成年后也可以去接种三针破伤风疫苗提前预防。
特别是潜在外伤的高风险人群,比如军人、警察、厨师、建筑工人户外劳动者等等。
建议每5-10年加强接种一剂破伤风疫苗,维持有效的抗体保护水平。
其次,生活中出现较严重伤口,一定要及时就医,特别是猫狗的咬伤抓伤。
而轻微伤口,千万别听信“土办法”,用烟灰或者泥巴敷在伤口上,其实这样做更容易感染破伤风。
最后,外伤患者到医院后,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和之前是否全程接种过含破疫苗,再选择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为患者降低破伤风的发病风险。
所以去就医,就遵医嘱。
不要像个宝宝一样,害怕打针,拒绝打针。
打几针?
这里有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19年版)》做专业指导。
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学习了解,欢迎收藏
↓↓↓
所以
有伤口不马虎,破伤风要当心
接种疫苗科学预防!
科普知识来源:广西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