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广济医院第五届急危重症规范化救治新进展学习班圆满落幕
为探讨急危重症医学救治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提高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救治水平,进一步推动贺州急诊和危重症医学的发展,3月25日—26日,贺州广济医院成功举办“第五届贺州市基层医院急危重症规范化救治学习班”。贺州市医学会秘书长袁维权、贺州市 120 急救指挥中心主任赵书银、贺州广济医院院长李大亮出席了开幕式。贺州市三县两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共350人共享区内知名急危重症专家的学术盛宴。 贺州广济医院院长助理、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蒋劲柏主持会议开幕式。
袁维权发表讲话,他表示“急危重症规范化救治学习班”已开展了五届,这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人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逐步实现省域内人人享有均质化的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推动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是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的重要标志。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强基层、补短板”,理论结合实际,更好服务于贺州百姓,为寿城贺州的医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在开幕式致辞中,李大亮对各位专家和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近几年来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学科的进步及能力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他说,医院本着“让救命技术普惠基层”的理念,通过学习班,搭建交流平台,加强急危重症新诊疗理论学习,不断推动医学进步与创新,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核心临床能力。希望大家彼此交流、学有所获,打造急危重症患者城乡、县域救治一体化、无缝对接模式,共同为寿城贺州的医疗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学习班现场,由广西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唐宇涛、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胡嗣钦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陆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叶宁教授、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重症医学科胡军涛教授及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重症医学科马春林教授、分别就《心肺复苏时的机械通气策略》、《如何避开急腹症的“坑”》、《呼吸对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影响》、《CO是左心的事?右心有话要说》、《基层医院急救能力考察与思考》、《从中医扶阳理论看重症患者的救治》、《ICU多重耐药菌诊疗策略》内容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唐宇涛主任医师作题为《心肺复苏时的机械通气策略》专题讲座
叶宁教授作题为《CO是左心的事?右心有话要说》专题讲座
胡军涛教授作题为《ICU多重耐药菌诊疗策略》专题讲座
胡嗣钦教授作题为《如何避开急腹症的“坑”》专题讲座
贺州广济医院院长李大亮、贺州市 120 急救指挥中心主任赵书银、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蒋劲柏、重症医学科主任黄雪敏、儿科主任谢庆阳、介入科责任人张玉林分别就《呼吸机从基础到临床》、《中西医结合及HFNC救治重症肺炎的探讨》、《COPD急性加重的规范化救治》、《儿科危重症的识别与评估》、《床旁心脏标志物检验在诊疗中的应用》、《巧用血管介入救治骨盆骨折并休克案例分享》内容进行分享。
李大亮院长作题为《呼吸机从基础到临床》专题讲座

赵书银主任作题为《基层医院急救能力考察与思考》专题讲座
蒋劲柏主任作题为《中西医结合及HFNC救治重症肺炎的探讨》专题讲座
黄雪敏主任作题为《COPD急性加重的规范化救治》专题讲座
谢庆阳主任作题为《儿科危重症的识别与评估》专题讲座
张玉林主任作题为《巧用血管介入救治骨盆骨折并休克案例分享》专题讲座
26日上午,培训以“workshop(工作坊)”的形式轻松展开,40余人参加实操培训。由蒋劲柏、蒋英桥、黄雪敏、严海燕就“气管插管术”、呼吸机上机实操”方面进行理论和实操知识培训。该环节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寓教于练,充分调动了学员们的积极性,并且踊跃提问,现场气氛活跃,培训课程反响热烈,效果显著。
气管插管术实操
气管插管术实操
呼吸机上机实操
呼吸机上机实操
学习班通过理论授课、工作坊实操等形式,让在场学员们对急危重症医学有了新的认识。此次学习班的成功举办,提高了贺州地区急危重症医学医务人员理论水平,掌握了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对急危重症临床救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